发布时间:2023-10-05 04:50:19 浏览: 次
近日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聚焦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看过、和后,今天跟教育小微一起来听“专家谈”,看看专家眼中的学前教育这十年——
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学前教育保教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明确要求“办好学前教育”。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一路爬坡过坎,实现了体系的重构和跨越式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幼有所育”的理论创新、事业发展、支持保障和质量提升迈出了历史性步伐。
胸怀国之大者,深刻理解办好学前教育的时代方位和历史意义。《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的持续跟踪研究,特别是神经科学、脑科学及相关实验的重大突破,清晰地揭示了学前教育不可缺失、不可替代、不可补偿的特性。从终身教育的角度看,儿童早期发展对其终身的健康、学习和行为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关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是培根铸魂的重要启蒙。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看,学前教育对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有着很高的贡献率,在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提高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国计民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学前教育高度重视,把建设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这是胸怀国之大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深刻理解这一点,认清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在新发展阶段的时代方位,发挥学前教育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做出历史性贡献,我们任重而道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10多年来,为了破解“入园难、入园贵”顽疾,党和政府组织了多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实施了一系列国家、地方学前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彻底扭转了学前教育体量小、规模小、普及差的局面,一个“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一是直接切入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曾几何时,一句“入园难,难过考公务员”道出了多少孩子家长的急切和无奈。随着“扩资源,调结构”,目前学前教育的普及率超过了87%,街道幼儿园、小区幼儿园、村镇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即使在边远贫困的农村,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或举办分园,农民的孩子也走进了标准化的幼儿园。就近入园、方便入园成就了千百万普通老百姓脸上的微笑。
二是努力缓解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焦虑。随着学前教育价值的广泛普及,人民群众送孩子上幼儿园成了刚需,孩子能不能上幼儿园、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能不能与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无缝衔接,在高考压力层层向下传导的过程中,新的关于教育公平的焦虑向学前教育迁移。而学前教育的普及普惠,实现了人们缴纳差不多相似的费用、在家门口接受差不多质量的学前教育,甚至可以自主地选择公办园或者民办园。
三是极大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压力。“入园贵”曾是许多孩子家长的梦魇,动辄每月大几千、上万、甚至几万元的保教费、赞助费,使得学前教育费用在家庭支出中的比重不断攀升。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已经达87%,国家关于教育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要求在学前教育领域得到落实,公共财政以数千亿规模的投入分担学前教育成本,公办幼儿园收费由政府定价,普惠性民执行政府指导价或最高限价并接受财政扶持,家庭的学前教育支出逐渐回落到合理区间。
坚持以儿童为本,持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质量是学前教育的生命线,普及、普惠和安全最终将落到优质上。在这一轮的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中,一手抓普及一手抓质量是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中坚守儿童为本底线的中国特色、中国经验。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共9大条32点,有16次提到“质量”。其中第8条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共4点,要求:全面改善办园条件,注重保教结合,完善学前教育教研体系,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教育部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要求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幼儿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建立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以儿童为本的观念不断深入人心,使一线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得到普遍提升。
一方面,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幼儿教师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各级学前教育教研队伍不断充实,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焕发出强大的活力,园本教研、区域教研广泛开展。广大幼教人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逐步建立起对幼儿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方面发展的合理期望,科学保教的理念更加深入、实践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儿童为本在幼儿园教育一线更加落地。幼儿园园舍条件、玩教具和幼儿图书配备达标率逐年提升,教育环境创设更加丰富多彩,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幼儿的在园学习生活既童趣盎然,又饱含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独特价值。在以儿童为本观念的主导下,幼儿园真正成为儿童健康生活、快乐成长的摇篮。
今年,中国将召开二十大。有人说,学前教育是根的事业。根深才能叶茂,相信随着“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中国学前教育一定能以优异的成绩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做出独特的贡献。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点,是为幼儿一生的成长奠基。对于家庭和社会而言,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科学的学前教育,是为其一生的发展进行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奋力攻坚,深化改革,从面上的普及普惠,到内涵上质的提升,学前教育都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让亿万儿童都能接受学前教育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民生问题。十年前,我到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庄调研,一位爷爷问我:“我的孙子五岁了,什么时候能在村里上幼儿园呀?”这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诉求,让老百姓有园上、上得起,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
如何在底子薄、欠账多的基础上,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该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之路?是当时从政府到民间再到学界广泛争论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旗帜鲜明地树起了公益普惠的大旗,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连续实施的学前教育行动计划,都紧紧围绕公益普惠这个方向,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兜底保障学前教育的决心和行动。正是坚持政府主导、坚定道路自信,十年攻坚克难,爬坡过坎,才有了我们今天学前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资源总量迅速增加,实现了基本普及,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也有了入园机会;才有了办园格局上的根本性变化,普惠保障网广泛覆盖,兜住底线,让老百姓在可承受范围内入得起园。十年大发展的经验再次证明,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政府必须承担主体责任,必须将其作为公益事业发展好保障好,这是保障改善民生、增强小康成色的根本前提。
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幼儿园稳定运转的基础,也是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伴随着学前教育的大发展,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十年来,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蓬勃发展,以广西为例,十年间开设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增加了20余所,培养人数达到10万余人,有效缓解了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基本形成了以本专科为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国家持续十年实施幼师“国培”计划,倾斜农村贫困地区,推进分层分类培养,探索了职后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益路径。
十年间,师资补充的力度和速度前所未有,2012年以前,在广大农村一个班级40个孩子配备1名教师是普遍现象;现今农村地区孩子们不仅有整洁干净的活动室,很多园所都实现了“两教一保”的教师配比。幼儿园教师职业吸引力也在悄悄发生变化,在过去,培养的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从事幼教工作,随着幼儿园教师地位的不断提升,现在的毕业生对幼儿园工作的认同感大大提高,80%的毕业生都进入一线,并乐于将自己的青春奉献于幼教事业。
从幼有所育到幼有优育,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持之以恒的追求。十年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引领保持了高度的专业水准,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到《幼儿园工作规程》,再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结合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出台了一系列保教指导文件,虽有不同侧重定位,但一脉相承,贯穿始终的是以儿童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持续不间断地为专业工作者和基层幼儿园提供专业引领。
十年的质量提升之路,是我们从行政到教研,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推动《纲要》《指南》深入落实的过程;是我们广大幼儿园立足本园实际,扎根实践,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推陈出新的过程。十年来,广大幼儿园教师根深蒂固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厚植在每个教师心中,保教行为从“小学化”逐步转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从教师的高控转向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究和深度学习。我们欣喜地看到这些年涌现出浙江安吉、江苏、上海等一批先进保教实践经验,为我们展现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勃勃生机和百花齐放的发展样态。从单纯学习照搬国外到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再到走出国门输出中国经验,十年的艰辛探索,让我们对保教质量提升的方向更加坚定,路径更加清晰。
站在下一个十年的新征程上,学前教育向高质量迈进的道路仍然任重道远,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局面,我们更应携手共进,为实现幼有优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而不懈努力。